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50|回復: 3

台灣鐵道風情-有些讓人好懷念啊[26P]

[複製鏈接]

90

主題

0

回帖

362

積分

抹茶泡芙

積分
362
發表於 2024-6-22 10:56: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1.jpg

d2.jpg



坐普通車的樂趣,就在於各站皆停,慢慢地走,讓你更能深入觀察小站特有的風情和濃郁的人情味


鐵路不只是一種移動工具,更代表一場旅行的過程。」台鐵到底有多少車種,你知道嗎?有些車種即便被時代洪流吞沒,也永存在人們回憶裡……
台鐵的客車有對號車與非對號車兩大類,前者指購票時可於車票上載明指定之車次與座位,後者則否,車票並不指定車次,乘客上車後要自己找地方坐。對號車又有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三種,非對號車又有區間車和普快車兩種。不過事實上,這是目前台鐵簡化車種後的稱呼,本書還是按照以前的說法,把區間車分成冷氣柴客和通勤電聯車,普快車分成普通車、平快車和柴油快車來介紹。

台鐵最高級列車-自強號

自強號得名自先總統蔣公〈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一句,是目前台鐵最高級的車種,速度最快,停靠站最少,票價也最昂貴。它又分為自強號電聯車、柴聯自強號、推拉式自強號、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自強號電聯車:自強號出現於西部幹線電氣化完工後,當時台鐵從英國引進了第一代的自強號電聯車,稱作EMU100型,民國六十八年開始營運,成為台鐵的最高級列車直到今日。影響所及,後來連台北的冷氣公車也叫做「自強公車」。

它以五節車廂為一組,行駛於電氣化路段,前面不需要接火車頭即可行駛。和電氣機車一樣,在南迴線是看不到它的。後來又出現了一組三節的EMU200和EMU300,造型相當高雅大方。

現在要看到這些自強號電聯車已經越來越難了,因為它們已經逐漸被推拉式自強號取代,想一睹其蹤跡的人可以去看看西部幹線中沒有殘障專用座位和可攜帶自行車標記的車次。

d3.jpg



改造過後的自強號電聯車,稱為EMU1200,固定九節行駛


柴聯自強號:此種自強號專門行駛於東部幹線和屏東線、南迴線等非電化區間。年代略晚於自強號電聯車,民國七十一年加入營運。全為日本製造,一組三節,也不需要機車頭,銀白色的車身加上黃色、橘色的線條,非常漂亮,車廂中間有一道拱門,裡面有排煙管。它又可以分成DR2800、DR2900、DR3000、DR3100四種,其中DR3100和前三者差別較大,車門較寬且車廂中間無拱門。DR2900和DR3000常混合編組行駛。

筆者個人認為台鐵最漂亮的車種即是柴聯自強號,金光閃閃,銳氣千條,和藍皮普通車同為筆者最愛的車種。不過喜歡它的人動作要快點了,因為東部幹線電氣化之後,行駛東部幹線的柴聯自強號逐漸被推拉式自強號取代,尤其現在更是完全被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搶走了風采。

花東線電氣化工程又於一零三年完工,柴聯自強號就被逐漸取代而消失了。

推拉式自強號(PP〉:這是目前台鐵自強號的主力,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上路營運,也是行駛於電氣化區間。此型車的第十二節車廂會改造成單車停放處以方便乘客攜帶單車。太魯閣號:從民國九十六年五月起上路,也是台灣首度出現傾斜式列車,專門行駛於東部幹線,一列車有八節。此型車輛也是日本製造,座位寬敞,擁有閱讀燈、隱藏式寫字台等不輸給高鐵的豪華設備,缺點是車窗面積小,視野不佳,沒有腳踏板,編組不如一組三節的柴聯自強號來得靈活。轉彎時不必減速是其特色,因此能夠提升行車速率,台北到花蓮只需不到兩個小時,可以比其他自強號節省四十五分鐘以上。

普悠瑪號:這是台鐵目前最新型的自強號,普悠瑪號是因應花東線電氣化完工後增加班次而向日本採購的新車,也是自強號的一種,台鐵稱之為「新自強號」,類似太魯閣號,同為一列八節的傾斜式列車,不發售無座票,車上有四人對坐餐桌椅、育嬰室等新設施。

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嚴格說來並不能算是獨立的新車種,因為它的票價比照自強號,而沒有自己的專屬費率,甚至於台鐵的時刻表、車身上的電子字幕也都還是寫自強號,只是在備註欄上寫出這是太魯閣號或新自強號列車。傾斜式列車的車身搖晃較劇烈,容易暈車的旅客不適合搭乘,所以不發售無座票,亦不供應茶水。為了避免乘客一窩蜂搶搭傾斜式列車,台鐵一零三年把柴聯自強號降價以吸引乘客。現存最早對號快車-莒光號

得名自「毋忘在莒」與「光復大陸」的莒光號,是票價、速度僅次於自強號的高級列車,也是台鐵現有的對號快車當中出現年代最早的,早在民國五十九年二月就已推出。車廂是橘色的,有很多都是民國六十八年左右由唐榮工廠打造,但是也有少數新造的車廂。

舊式車廂只有一端有門,必須用手推拉往內摺起,冷氣裝在車廂的一端。而新式車廂擁有電子字幕和電動式車門等新式設備,兩端都有門,可加快上下車的速度,車窗有褐色玻璃,冷氣則裝在車頂上。

車如其名-復興號..一度於民國九十九年底走進歷史,又重出江湖的復興號出現於六十九年,其前身是和莒光號混合編組的「莒興號」。車廂和莒光號相近,也多為唐榮製造,漆成淺藍色。內部和莒光號最大的差別在於莒光號的座椅是絨布的,而復興號的是綠色膠皮。復興號和莒光號都只有車廂,本身沒有動力和駕駛室,所以必須加上機車頭才能行駛。

在台鐵大量引進推拉式自強號之前,復興號也曾經是主力車種。此外,有些復興號的車廂被當做區間車行駛於非電化區間。復興號班次越來越少,想體驗的讀者必須把握最後機會。

d4.jpg



復興號的膠皮座椅


短程好幫手-區間車

原本台鐵的短程運輸是以普通車和柴油快車為主,由於它們的車廂沒有冷氣而且老舊,台鐵於是引進通勤電聯車以取代普通車和柴油快車。

通勤電聯車:首先出現的是民國七十九年從南非進口的EMU400型電聯車,行駛於基隆-新竹間,之後又引進EMU500、EMU600,目前已經遍佈於所有電氣化區間。其票價比照復興號,各站皆停。座位都是長條型,一組四節,EMU400的車廂一側只有兩個門,而EMU500、EMU600則有三個門,兩者外觀相當接近。

EMU700電聯車則於九十六年八月上路,初期行駛「新竹-花蓮」間,俗稱「阿福號」,其座椅類似台北捷運。目前最新的則是一零二年引進台灣的EMU800,和EMU700都是八節編組,俗稱「微笑號」,從一零三年一月二日起上路營運。

區間快車:這是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開始出現的新選擇,由於通勤電車各站皆停速度較慢,台鐵推出一種只停靠比較大的車站的區間車,票價也是比照復興號。初期為了避免和通勤電車混淆,經常是用莒光號的車廂來跑,只是不對號〈事實上,更早之前的柴快也是只停大站的非對號列車,還有些平快也不停小站,這些應該可說是區間快車的前身)。

不過莒光號和復興號的車廂只有一端有門,尖峰時間難以讓大量乘客迅速上下車,其實不適合當做短程通勤列車使用。後來EMU700型電聯車上路後,這種情況逐漸消失。

為了對抗北宜高的國道客運,台鐵還曾經推出一種停靠站比自強號還少的區間快車,「花蓮-松山」之間只停羅東、宜蘭、福隆三站,不到三小時。可惜目前只行駛於「宜蘭-花蓮」間。

冷氣柴客:這是民國八十七年以後用來取代支線柴油客車的新式冷氣柴油客車,塗裝和柴聯自強號相同,外型和DR3100極為類似,但是單節即可行駛,每節車廂的兩端都有駕駛室,票價也是比照復興號。

往日的遺跡-普快車

普快車是民國九十五年時,由普通車與平快車兩種無空調列車合併而成。近年來隨著台鐵採購通勤電聯車、實施台鐵捷運化等政策,普快車的班次已減少許多,保留行駛的多少有留存文化資產的意味在,目前主要僅行駛於南迴線上。

普通車:台鐵的所有車種中,年代最長,最能引起懷舊情緒的車種非此莫屬。塗裝為深藍色,中間一條白線,窗子可以上下開關,沒有冷氣,只有電扇。車門有電動式和手推式兩種,座椅則是「非」字型和長條型兼有。

自從台鐵引進通勤電車後,普通車已經從西部幹線完全消失,宜蘭線、北迴線電氣化完成後,普通車的舞台也被電聯車搶走,一○三年花東線電氣化完成後,普通車僅存於南迴線雙向每天各一班。

雖然夏天坐普通車很熱,打開窗子又會吹亂頭髮,可是坐普通車的樂趣,就在於各站皆停,慢慢地走,讓你更能深入觀察小站特有的風情和濃郁的人情味。通勤電車雖然也是各站皆停,可是窗子不能打開,聞不到青草和泥土的芬芳,又是背對窗戶而坐,遠不如普通車迷人。

知名作家劉克襄先生也曾撰文指出:這一跟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工具,其實很值得推廣為觀光用懷舊火車,在適當的路線定期行駛,帶來新的觀光內涵。

d5.jpg




平快車:平快車和普通車很類似,票價、車廂都相同。差別只在於平快車是長途車(例如「松山-高雄」〉,不停靠某些小站;普通車則區間較短(例如「二水-基隆」〉,各站皆停。沒冷氣的平快車,命運和普通車一樣,已經銷聲匿跡了。

冷氣平快:這是一種改造車輛,票價同普通車。這些車輛的塗裝都和復興號相同,但是走進車內仔細觀察還是很像普通車。座椅維持原狀,窗子封死,電風扇拆除,不過開關還在,沒有窗帘也沒有置杯架,無茶水供應,冷氣裝在車頂,而且還挺強的。

如果想花普通車的車資享受冷氣,可以搭這種車。冷氣平快也已經被電聯車取代。屏東線的普通車被淘汰後曾經以這種車廂取代,後來又用復興號車廂當作區間車。它和復興號外觀的最大區別在於冷氣平快的窗子比復興號小得多。

柴油快車:柴油快車的前身大有來頭,就是在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先總統 蔣公八十大壽出現的「光華號」快車。當時創下台北、高雄間只需四小時四十分的新紀錄,比起現在的自強號、莒光號毫不遜色。

此型車輛型號為DR2700,和DR2800的柴聯自強號外觀相近,黃色車頭,銀灰色車身,車廂內也有圓拱門,不過沒有冷氣。台鐵引進自強號後,光華號的車種取消,但是名亡實存,只是被當作不對號的柴油快車行駛於北部短程區間,基隆-松山之間各站經常都不停靠,反倒是許多現在的自強號、莒光號還會停八堵,甚至七堵、汐止、南港。

到了民國七十九年出現通勤電車後,柴快改跑「台中-斗六」,之後又到花東線養老,南迴線也有它的蹤影。由於它的車齡已接近五十年,相當老舊,已經於一零三年七月隨著花東線電氣化而退役。

d6.jpg

銀灰色車頭的柴快


柴油客車:這是之前台鐵用來行駛於各支線和盲腸線(「基隆-八堵」,「蘇澳新站-蘇澳」)的客車,塗裝和普通車相同,也是只有電風扇,窗子可以上下開關。海線以前也有一些短程車是使用它,現在各支線皆已改用冷氣柴客。不過,桃園縣政府和台鐵合作,九十四年底開始在林口支線試辦客運,就用過一種比較新型的柴油客車,稱做DR2510型。車廂中間的拱門和其它柴油車形狀不同,呈倒U字形而非圓形。

d7.jpg

DR2510型外觀


列車的心臟─機車頭

前面介紹了多種台鐵列車,但光靠那些車廂,可是無法營運載客的,還必須搭配機車頭才行。機車頭即俗稱的火車頭,用來牽引本身無動力的車廂,客貨列車都能用。早期的蒸汽火車頭已經停用,現在的火車頭主要有柴電機車、電力機車兩種。另外還有一種很少見的柴液機車。

電力機車:一般人印象中最典型的火車頭,除了蒸汽車頭之外就是此型。車頭上有個E開頭的數字。這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火車頭,行駛於電氣化路段,南迴線因為尚未電氣化,所以看不到它的蹤影。電力機車的噪音小,行車速率也快,可是不能在非電氣化路段行駛,所以萬一遇到戰爭破壞,電車線故障或停電,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鐵路電氣化是我國「十大建設」之一,所以大約民國七十年前後,當時政府大力宣傳三民主義模範省、反攻大陸復興基地寶島台灣的建設成果,此型電力機車就經常出現在各種宣傳海報甚至郵票圖案中。

柴電機車:此種機車頭可以行駛於非電氣化路段,開動時轟隆作響,地面震動,相當有震撼力。車頭前面會有個R開頭的數字(少部分是S〉。目前雖然車齡老舊,平均超過四十年,不過台鐵目前仍有許多非電氣化路段,加上之前提到過,電氣化路段停電或電線故障時即無法行駛電力機車,所以這些柴電機車短期內還不會退休。聽說它們還是許多台鐵駕駛員的最愛呢!

柴電機車頭如果接的是莒光號或復興號這種有空調的車廂時,還必須加掛一節電源車。讀者如果搭乘跨越電化和非電化區間的莒光號,說不定就能看到更換機車頭的作業情形。例如花東線電氣化完工前,從台北開往台東的莒光號,本來用電力機車頭,開到花蓮時會改用柴電機車頭。此時會停靠比較久的時間,而且車內燈光會熄滅,冷氣停止。若有機會不妨下車看看!

其實台鐵現在還有能行駛的老蒸汽機車頭唷,就是CK124號,相當有名,在台鐵舉辦某些特殊活動時就有機會看到它亮相

d8.jpg

傳說中的CK124號

d9.jpg

d10.jpg

d11.jpg

d12.jpg

d13.jpg

d14.jpg

d15.jpg

d16.jpg

d17.jpg

d18.jpg

d19.jpg

d20.jpg

d21.jpg

d22.jpg

d23.jpg

d24.jpg

d25.jpg

d26.jpg

12

主題

476

回帖

540

積分

草莓泡芙

積分
540
發表於 2024-6-22 10:57:35 | 顯示全部樓層
平快車,  是我們那時候的把妹工具之一,  很懷念!

但63~67年,  平快的車廂與普通車( 我們稱為慢車 )不同,  

平快是兩人併坐,  普通車則是" 長條椅 "眾人坐,........

記得那時還能買到鋁製的台鐵便當,  吃完,  只要往椅子下丟就好,

鐵路的員工小弟,  都會用粗鐵絲" 勾 "出來,  放在特製的器具,  整理帶走!  很方便!

10

主題

458

回帖

493

積分

抹茶泡芙

積分
493
發表於 2024-6-22 10:58:2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文章,裡面介紹許多台鐵的許多車種和演變。復興號應該現在沒有行駛了吧!我以前在苗栗唸書時常搭此車種回家。這篇文章如果放在鐵道的論壇,應該也會有很多鐵道迷回應。

12

主題

476

回帖

540

積分

草莓泡芙

積分
540
發表於 2024-6-22 10: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銀色柴油特快車真的很懐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懷舊柑仔店

Archiver|手機版|客服中心|小黑屋|酷泡芙

GMT+8, 2025-9-22 10:10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